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消息二则教案设计(《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9 09:33:54    


《一、两条消息》教学设计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新闻要素,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2、掌握消息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背景资料,了解渡江之战的规模和意义,感受文中反映的作者的情感和立场。

2、教学重点

1、把握新闻要素,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2、掌握消息剪切的基本知识,了解其书写特点。

3、教学难点:

分析关键句子,感受字里行间所反映的作者的情感和立场。

4. 教学时数:2小时

5. 教学方式:讲授、阅读、讨论

第一单元分析

人文主题:本单元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 任务1由5篇围绕“新闻阅读”的课文组成; 任务2是新闻采访; 任务3是新闻写作。 通过学习,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

汉语元素:学习本单元,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本知识; 初步培养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习撰写新闻作品。 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把握新闻热点的能力; 提高计划组织、分工、合作、沟通能力。 学会准确、负责任、有证据地说话。

“两条消息”分析

人文主题:了解渡江之战的规模和意义。

汉语元素:掌握新闻体裁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把握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感受新闻中体现的作者的情感和立场,领略新闻写作的艺术。

教学流程

机组整体结构

往上看。

回顾历史并引入新教训

1、老师语: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请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介绍一下今年发生的大事。

2.学生活动:

学生们自由地分享1949年的历史事件。

例子:

【1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

【4月23日】——解放军突破千里江保卫战毛泽东追剿匪诗

[5月27日] - 上海全境解放

[7 月 27 日] - 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升空。

【9月21日】毛泽东发表著名讲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9月23日】——苏联研制成功原子弹

【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诞生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国庆阅兵

【11月14日】革命烈士姜竹军(姜姐)牺牲。

【12月12日】中国收复南沙群岛。

3、教师语:新中国成立前,有一场决定性的重大战役——渡江战役。 我们党的杰出领袖毛泽东在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的同时,为新华社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最经典的新闻那些。

【设计方案】

激发兴趣,增加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带领学生初步进入新闻世界。

背景介绍

教师活动:

【课件展示】渡江战役,又称京(宁)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决定性重大战役。 此前,经过辽沉、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已丧失战略防御能力,但仍有204万大军驻扎江南。 它利用“和谈”的烟幕,构筑长江防线,企图依托长江天堑。 ,与解放军隔河对峙。 中共中央已经明白了国民党政府的意图,组织了百万大军逼近长江。 分成东、中、西三组,准备渡河。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署和约,渡长江之战于当天午夜打响。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出《全国进军命令》。 本新闻报道了战斗的第一天。

掌握新词来定义信息

学生活动:

(1)自己读第一条信息,做标记并检查生词的注释和发音。

(2)思考和交流:通过阅读这两则消息并结合你所知道的新闻或新闻,定义新闻的风格。

澄清:新闻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并为广大受众所关注的有关近期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设计方案】

写作背景的介绍为学生感知信息内容铺平了道路。 通过定义来了解学生第一次阅读消息的整体情况。

了解新闻的六大要素

学生活动:默读《新闻阅读》中介绍的第一种新闻阅读方法,思考:

(1) 圈出第一条消息中介绍的“何时”、“何处”、“什么”、“谁”、“为什么”和“如何”句子。

(2)分段列出或制表,对六要素的内容进行梳理。

澄清:【课件展示】

时间:21日,20日午夜开始;

地点:芜湖至安庆之间;

谁:三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

内容:穿越长江。

原因:没有提到(社会环境大家可以了解)

如何:胜利渡过长江

【课件展示】方法总结:如何阅读新闻?

把握新闻六要素

什么时候

地点 - 地点

谁-人物

什么-事件

为什么——原因

如何-结果

标题 介绍 主题

学生活动:

(1)默读文章,再思考:哪些内容可以帮助你快速理解邮件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间交流并向全班汇报。

澄清:【课件展示】

(1)新闻标题和介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新闻的核心内容。

(2)标题、引言、正文均描述同一事件,但具体程度不同。 标题最简洁,突出了活动的要点。 引言用一句话概括了整个新闻的主要内容。 比如这条新闻的介绍,比标题增加了更多对解放军的时间和评价。 电文主体部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作战地区、作战形势、战场情景、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作战目标。

【设计方案】

以文章为例,在分析过程中学习消息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对枯燥知识的理解。

分析句子并比较单词

教师语言:传达的信息必须向受众呈现真实的信息,因此语言必须真实、可靠、准确、严谨。 我们来看几组句子。

1. 学生活动:分析句子并比较词语用法的差异。

【课件展示】

(一)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约有30万人渡过长江。

B、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有30万人渡过长江。

(2)A、长江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我军调动数千艘船只,直奔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解放军就突破了敌军阵地。

B 长江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我军调动数千艘船只,直奔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解放军就占领了敌阵地。

清除:

(1)“大约”是指估计的数字不是很精确,不完全是30万。

(二)“突围”展现了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不畏重重困难、不畏惧敌人长江防线的英雄气概。 “职业”一词无法表达这一点。

思考和交流,大声阅读和评论

学生活动:

(1)思考与沟通:如果你是新华社长江前线的播音员,你会用什么语气来播报这个消息? 请根据邮件内容进行解释。

清晰:朗读的语气要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歌颂。 “勇敢、英勇、坚决”直接歌颂了人民解放军的勇敢无畏; “出动千艘,直取、突围、占领、进攻”等动词,形象地描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果敢、迅猛前进。 战斗的结果是辉煌的; “不到二十四小时就结束了”,说明时间短,成果大,从而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压倒性的、所向无敌的气势; “国民党反动派在长江防线已经经营了三个半月,但遇到解放军时,却显得不知所措,毫无斗志,纷纷撤退。” 体现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情绪强烈。

(2)学生自主朗读,其他学生复习。

第一节课总结

新闻的基本定义、结构和特征。

清除:

定义:新闻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的、广大受众关心的有关近期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结构:标题、引言、主题、背景、结论。 它具有倒金字塔结构。

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开放性

【设计方案】

通过比较、背诵等学习方法,可以感知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了解其中渗透的作者的思想倾向。

第一次课后活动

阅读第二条消息并完成预览:

(1)从“何时”、“何地”、“什么”、“谁”、“为什么”、“如何”等角度梳理消息的主要内容。

(2)分析能反映信息准确性的词语和反映作者情感的词语。

【设计方案】

以课文作为练习巩固的材料,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又避免了增加学生的负担。

第二次检查预览导入

教师语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新闻体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利用第二条新闻巩固了练习。 这堂课我们首先会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状态。

1.学生活动:与全班同学交换预习作业并讨论和改进。

梳理六大要素

【课件展示】明确:

六大要素:

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晚至4月22日22:00。

其中: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江前沿千余里。

内容: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署和平协议,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

怎么样:三军作战勇猛善战,突破长江防线势不可挡。 然而敌军却十分灰心,连连溃败。

分析单词和句子

使用精确的措辞示例:

①“铁路线”用“断”,表示我军已经堵住了敌人从铁路上逃走的路线。 词组准确有力,恰显我军势不可挡的气势。

②“二十四小时内”,时限明确,准确体现速度特点。

③“直到发电时间”是比“现在”更精确的时间。

④西路军遇到的抵抗“很弱”,而东路军遇到的抵抗“比较顽强”。 这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敌我竞争的程度。 它并不一味地贬低敌人。 这句话说得恰到好处。

(3)反映作者情感的词句举例:

①“没想到,正是唐恩波到达芜湖的日子”,语气中充满了嘲讽和轻蔑,嘲讽唐恩波高估了东部防线的实力,低估了解放军的战斗力。 这不仅表现了敌人的狼狈,也表现了我军的勇敢和情感。 鲜艳的色彩。

②“百万大军”、“千余里”,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③“突破”、“跨越”、“突破”是胜利的豪迈、激动人心的词语; 我军的“英勇善战,势不可挡”与敌军“节节败退,毫无斗志”的对比,赞扬与蔑视形成鲜明对比。

整理想法

师语:也是讲渡江之战的。 这条新闻的主要部分非常详细。 具体内容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深入讨论课文。

1.学生活动:

(1)默读、思考、交流:设计自己的表格,完成对三军渡河形势的梳理。

【课件展示】明确:

(2)默读思考:为什么主体部分是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的?

明确一点:渡江行动是中路军先发起的,所以先写。 西路军和中路军遇到的敌军抵抗很弱,而东路军的抵抗则比较顽强,所以中西路军一起写在前面,东路军则写在前面。单独写在后面。 东路的激战描写详细,文笔达到高潮。

(3)协作探索、阅读和思考:

详细描述了三军渡河的具体情况? 应该用什么方式缩写呢?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澄清:中路军之所以写得简短,是因为新华社此前曾详细报道过中路军。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可以转入下面。 西路军写得稍微详细一些,因为渡河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解释一下,比如“截至发电时,这条路上的35万解放军有三分之二”已渡河,剩余部队23日即可渡河。” 渡过了。”已经过去的“向南扩展”预示了战斗的前景。东路军写下了最详细的报告,因为遇到的抵抗“比较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所以它不仅把战斗情况写得更详细;而且把战斗的结果写得更详细。变化,避免重复和雷同。

小组讨论

师语:这两条信息都是渡江战役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亲笔写的。 为什么是他自己写的? 他讨论中路军和西路军遭遇敌军抵抗力弱的原因,目的何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课件展示】明确:

(一)体现这场伟大战役的磅礴气势,表现出宏大的气度和必胜的信心。 激励了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取最后的胜利。

(二)表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敌,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顽强抵抗,不符合人民心理。 也展现了这次跨江之战的背景。

【设计方案】

通过梳理新闻思路,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选择、组织和呈现新闻素材。

扩大阅读,感受自豪

一、教师总结:毛泽东同志不仅用他的笔写下了令人振奋的新闻。 他还以渡江占领南京为背景,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 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感受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的英雄气概。

【课件展示】

毛泽东诗《七条规定: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山风雨黄,百万大军渡江。

老虎坐在龙盘上。 现在比过去更好,世界已经颠倒了。 可谓慷慨大方。

与其用你学术霸主的名声,不如用你仅存的勇气去追那些可怜的强盗。

天若有情,亦会老去,人间正道也会历经沧桑。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一起朗读。

【设计方案】

朗诵诗词,感受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和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志向。

第二次课后活动

阅读课外新闻材料,了解新闻六要素。

我军中原占领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在解放军伟大而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南逃。 我军随即占领南阳。 南阳属古湾县。 三国时期,曹操、张绣曾为这座城池而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在此起兵征伐王莽,建立后汉王朝。 据民间传说,刘秀手下二十八名主要干部,大部分出生于南阳。 近一年来,蒋介石对南阳十分重视,曾在此设立以王凌云为司令的所谓“绥靖区”,企图阻止解放军南下发展。 上个月,白崇禧利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运作了整整一个月,试图打通通阳和南阳之间的交通道路,但未能达到目的。

近来,由于整体局势全面恶化,蒋军被迫将整个南线近百个师集中在以徐州、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两周前它放弃了开封,现在又放弃了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新乡、安阳,豫西灵宝、却乡,豫南确山、信阳、煌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外,全部受到保护。 我解放了。 南线人民解放军自去年7月开始英勇挺进敌后以来,除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歼灭大批国民党正规军外,最大的战绩就是在大别山。河南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地区)恢复和建立了坚实的根据地,建立了七个军区,大大扩充了旧有的军区。河南、安徽、江苏军区根据地。

除江淮军区划归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他军区划归中原军区管辖。 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合而为一,没有敌人阻挠。 这四个军区已经并入华北。 除了弥补一年多激战中野战军和地方军的损耗外,我军武装力量还增加了20万人左右,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白崇禧常说,“我们不怕共产党作恶,只怕共产党扎根”。 他是对的。 整个江淮汉地,我们不仅有树,还有森林。 它不仅扎根了,而且枝叶也长得很茂盛。 去年下半年很短的时间内,我们过早地实施了该地区的划地政策,犯了一些战略性的“左”倾错误。

但立即予以纠正,并广泛借鉴抗日时期的经验,实行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 这样,一切可能团结或中立的社会阶层都将团结起来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势力和为大多数人民所痛恨的农村少数恶霸。 这一战略显然是成功的,敌人被彻底孤立。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的协同攻击下,被困在开封、南阳等孤立据点的敌人不得不弃城而逃。 南阳守军王凌云率领的第二军、六十四军和部分民团组成的部队,正在向襄阳逃窜。

襄阳也是国民党的所谓“绥靖区”。 第一任指挥员康泽被俘后,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接任。 近日,宋希濂接替杜聿明,升任徐州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 杜聿明刚刚从徐州飞往东北。 初战惨败,逃往葫芦岛。 王凌云抵达襄阳,很可能接替宋希濂担任司令员。 但从南阳到襄阳,我们并没有走多远。 襄阳仍然是一个孤立的据点。 如果王凌云不再逃跑,等待他的就是康泽的命运。

清除:

人物:我军中原

事情经过:我军占领南阳大部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原因:由于大局被破坏,蒋介石被迫将整个南线近百个师集中到以徐州、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的协同进攻下,被困在南阳的蒋介石军队不得不弃城南逃。

怎么样:去年7月以来,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挺进,歼灭大批敌人,扩大和巩固根据地,增强人民武装力量,彻底孤立敌人。 南阳守将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立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除少数据点外,全境被我军解放。

【设计方案】

应用您所学的知识并测试您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强烈推荐合集:

2.

3.

过去推荐的

1、

2、

3.

4.

5.

优质作文学习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