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靠人不如靠己古语经典语录(道德经中的“修行箴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4 13:03:58    

道可道,非常道

任何人讲的“真理”都不是真理。

你的认知只是认知,并不是真实。

这个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的认知与能力是非常局限的。

我们多在“现象界”里浮沉,很少认识并相信“超越界”的存在。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美丑善恶真假大小等等一切二元观念只是人为的标签而已。

事物本身并没有这些标签,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就是撕掉这些标签。

我们生活在二元对立的主观世界里,而不是自然真实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相对的,争辩没有意义。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改变自己,就是改变我们的世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人是自然之子,但不是天子,血统一点儿不高贵!

万物平等,众生平等,老天不偏爱任何一个,国王与乞丐并无不同。

求神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己,自助者天助,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

别把自己当回事,老天并不偏爱你;也不能不当回事,万事靠自己。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世人常常只认识到有形之物的好处,但意识不到好处从何而来。

杯子装水是水杯,装酒是酒杯。什么都不装才是杯子本身,空杯才能装下无限可能。

我们的心灵是不是也是如此,什么都不装才是本心,虚心以待才能接纳万事万物。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自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有我则有为有烦恼痛苦,无我则无为无烦恼痛苦。

世上本“无我”,庸人自扰之。作茧自缚的人是你,破茧成蝶的人也是你。

凡人有我,生死轮回;圣人无我,跳出三界。

致虚极,守静笃。

虚静,即是“无我”的功夫。

虚静是万物的本始状态,万物变化终归虚静。

虚,是清空,是归零,是放下,是释怀。

静,是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不攀缘,不住于一切相。

修行,虚静二字足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字,向下走,入世间,一分为二;向上走,出世间,合二为一。

世界就是大大小小无数的同心圆,人只是最底层的一个,却可以不断向上超越,与最大的圆合一,与道合一。

取法天地,与道同行,师法自然。无形藏于有形,最高的境界也立足于生活。修行,事上磨,心上修,尘中炼。

道法自然,回归生命的本来,自然而然,不控制,不改造,不评判,不干涉,每个人都活成真实的自己。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万事万物都蕴含两种相对相容互根互转的力量。

事物总是朝着自己的对立面变化,最后返回到始点。

福祸相倚,有无相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切皆是如此。

对错都是相对的,安危也是无常的。是即非是,生即非生,物非物,我非我,弱非弱,强非强。

示弱并不弱,逞强并不强。人,越表现什么,往往越缺少什么。

不争,天下谁争;无私,天下为私。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不是处世的策略与智慧,而是人生的修为与境界。

真正的圣者,无我无心,与道合一,万物一体,宇宙即大我,为人即为己,与人即与己。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人与人也是如此,四海之内皆兄弟,人类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利人则利己,害人则害己。

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为道从道的知行合一,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