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主题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市城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市城乡管理局坚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高效能治理,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提升城市品质 推进城市更新

深入实施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对谋划实施的工程坚持项目化管理,对手续办理、工期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过程管理,加快市政道路雨污水混接节点改造工程、西山地表水厂供水工程等续建工程建设,新建工程按要求全面开工,确保省市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落地见效。

全面摸清摸实道路、桥梁、管网、照明等市政设施底数,建档立卡。精细制定养护计划和标准,继续布局建设养护保障基地,对管辖设施开展针对性养护,对无主设施开展兜底保障,全力保障市政设施稳定安全运行。

持续整顿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乱象,强化门头牌匾高空作业管理。在人流密集区域补点新建改造公厕20座。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构建前端分类、中端转运、末端处置的闭环管理体系。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提升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实施交通堵点整治工作,推进停车立法和专项规划编制,新增1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

坚持源头控尘、线上管尘、面上降尘,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分类分级管控工地,加大频次开展道路机扫洗尘、湿扫吸尘、喷雾降尘,常态严查不按规定和规范的渣土运输行为。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优化提升工地扬尘、智慧环卫等平台的精准监管效能。强化部门联动,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可量化、可评价的考核体系。

坚决打赢“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战,要做到时间不断、空间占满,坚决按期完工。有效降低汛期溢流污染,坚持边排查、边整治,继续实施雨污分流和混接点改造,对混流错接管道和违规排水行为,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对胜利街、晋阳街等具备改造条件的区域性雨水泵站配建调蓄池,最大限度缓解初期雨水带来的面源污染;加快推进黑驼沟缓洪池和化工排洪渠改线工程,推动移动排涝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回供九河、机场三期项目,适时启动回供汾河三期生态补水工程,继续推进景观补水、城市杂用、农业灌溉、企业回供,持续提高再生水回用率。

增进民生福祉 保障公用事业

启动实施呼延水厂三期(一阶段)工程,继续推动西山地表水厂供水工程,通水运行大盂、上原2个地表水厂,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区、马庄等加压站建设,配合道路建设、雨污分流改造等市政工程敷设供水管线。持续推进老旧管网、超期服役水表和“一户一表”更新改造,继续开展地下水压采,推动城市节水降损。

全面推动瓶装液化石油气标准站规范运营。持续开展燃气管道“带病运行”、农村“煤改气”项目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改造老旧管道、庭院管网、户内立管,更换超期民用燃气表。

热源保障方面,推进实施太古集中降温能源站、中北能源岛、杨家峪热源厂等项目,推动国能太一热电联产配套长输管线工程和大盂产业新城“三采一注”地热能供暖工程,启动实施清徐能源岛跨季节储热项目。集中供热改造方面,对热网覆盖范围内的区域供热小区分批实施改造。“冬病夏治”方面,全面开展源、网、站隐患排查整治,系统维修养护设施设备,完成29公里管网的新建改造。

创新管理方式 提升服务效能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投资要素保障,常态开展入企服务,全力做好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持续提升水气热报装便利度,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主动听取基层和群众的建议诉求,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现实需求。

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聚焦道路、桥梁、防汛和水、气、热、污水、雨水5类管网,结合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和混接点改造,同步实施全市排水管网智慧监测,对迎泽桥、北中环桥等33座桥梁通道及5处边坡挡墙开展结构健康监测,加快完成城市内涝预警监测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开展地下管网排查修补测工作,建立源头、管网、横断面等可视化的地下管线数字化档案及信息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构建“一网管全城”的运管服智慧平台。

开展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切实提升队伍素养。继续推行“721”工作法,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模式,解决城管执法领域群众身边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提振消费,积极与商务部门协同合作,联合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在全力支持商业外摆活动的同时,强化管理与引导,推动商业外摆与夜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陈嘉欣)太原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