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开学季,深圳“院士天团”齐发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1 15:25:00    

“每一代青年都要直面

属于自己的时代之问”

“你们脚下的土地叫深圳、叫中国”

“在该思考的年纪不要放弃思考”

……

近日

深圳各大高校、科研院所

相继迎来新生

开学典礼、迎新仪式上

“院士天团”们寄语新生的话

哪句戳中了你?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向下扎根,向上伸展


在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寄语新生在求知中沉淀智慧,在探索中发现真理,在挑战中超越自我,更在服务与贡献中读懂中国、践行担当、实现价值。



“祖国的需要在哪里,青春的志向就应当奔向哪里;民族复兴的征程在何处,青春的汗水就应洒在何处。”薛其坤指出,每一代青年都要直面属于自己的时代之问。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时代赋予我们,尤其是你们这一代青年学子的核心使命。”薛其坤说。

他认为,“大学是一个让你从容生长的地方,它不急于给你答案,而是给你土壤,给你光照,给你自由,让你学会自己向下扎根,向上伸展。


薛其坤还向同学们分享了三点期望:锻造一流的治学态度,深潜学问,厚植根基;拓展高远的思维格局,保持锐气,勇于创新;锚定崇高的价值导向,心系国家,服务社会。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

你脚下的土地叫深圳,叫中国


在深圳大学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你们脚下的土地》为题发表致辞,欢迎各位“新生仔”,为他们送上祝福与期待。


你们脚下的土地叫深大。毛军发强调,深大是深圳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大学与城市相识于微时,42年筚路蓝缕、载驱载驰。



你们脚下的土地叫深圳。在浩瀚的标签里,毛军发表示自己最想介绍的就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七个字如此云淡风轻,又如此力重千钧、深情款款体现了真正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园情怀。


毛军发勉励同学们:“年轻的你们,选择了在这座城市开启美好的大学时光,
在享有她多元包容、创新实干的文化滋养时,也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身为深圳人的使命担当。你们的前途命运就在‘双区’建设的版图上,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里。”

你们脚下的土地叫中国。从前我们说深圳的每一幢高楼里都有深大人,今后我们希望可以更加豪迈一点,祖国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毛军发告诉同学们:“将来,无论走过千山万水、天涯海角,请记住,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深大,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深圳,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学、思、践、悟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年度入学典礼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围绕大学教育理念,以“学、思、践、悟”四个字凝练其核心内涵,为新生们送上祝福和期盼。



徐扬生指出,“‘学’是根基,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获取越来越便捷,因此,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辨的能力也愈来愈重要。”


他鼓励学生们多参与实习、实验、课外活动、支教和社会调研,并整理成文发表出来。徐扬生还表示:“‘悟’是你自己的思想的种子,在你的人生中会生根开花结果。”


在此基础上,徐扬生向新生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是培养专注力。“专注正变得越来越稀缺,懂得自律和延迟满足的人,一定更容易走向成功。”

二是不要放弃思考。徐扬生强调,“在该奋斗的年纪不要放弃奋斗, 在该思考的年纪,不要放弃思考。”



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

明确自己的边界条件


鹏城实验室2025级博士生迎新典礼上,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围绕边界条件,向学生们寄语,必须选择“对比度高”的研究方向和个体,才能让起点与众不同。



高文表示,“来到实验室,不仅仅是为了攻读博士学位和开展个人研究工作。读博是同学们人生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可以将其比作飞机起飞前的准备。


他指出,进入鹏城实验室,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条件是什么。“你们需要找到一个具体问题去攻克,这才符合边界条件的要求。”


“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晰地界定边界条件,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并选定一个方向深入下去。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年里,你们可以专注于这一件事,只要将其做好,你们的未来便会光明。”高文说。


高文还分享了他在选拔信息领域的学生时,会考虑三个关键标准,即外语水平、数学能力、编程能力。同时,他表示:“希望每位在鹏城国家实验室学习或工作的人员,都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

勇于创新、锐意进取


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2025级博士生开学典礼上,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邀请新生一同思考值得毕生追寻的科学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创新、锐意进取。



“假设资源不受限,你最想探索什么科学问题?”这是颜宁向新生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她向学生们介绍过去一年SMART的教育、科研成果,并指出SMART正努力让“资源不受限”的畅想逐步走向现实。


“SMART首届博士生的科研成果已在国际顶刊崭露头角,导师天团持续壮大,永久院区建设提速,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和生命科学开放联盟等重大平台与合作稳步推进。”颜宁说。


颜宁表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是SMART的基因,也将是学生们行动的指南。在这基础上,她勉励新生融入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血脉,勇敢探索未知之路。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第一现场”客户端查看

↓↓


记者 / 王海苹 李婷

排版 / 李婷 王海苹 温维

审校 / 靳阳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