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使命就是科研报国”,庞众望书写青年担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7:31:00    

□吴朝豪(云南财经大学)

“面对科技封锁、关税问题频现,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近日,在清华大学“科学报国与君子担当”的主题对话活动中,来自精密仪器系的博士研究生庞众望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人感动和热议。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经历过生活残酷考验之后的坚定表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脉搏同频共振的真实写照。在浮躁与焦虑并存的时代,这样的声音之所以动人心弦,是因为它昭示了何谓真正的志气、责任与担当。

庞众望从村庄的破旧土屋中走来,肩负着沉重的家庭困境:父亲罹患精神分裂症,母亲残疾在身,他本人也曾因先天性心脏病濒临死亡。被全村人筹款4万元完成手术,后凭借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庞众望的每一步都是靠意志力与知识力量走出来的。

他的故事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因为他“寒门出贵子”的励志模板,更因为他在功成之后没有止步于个人命运的改写,而是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进入清华后,庞众望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张名校的门票,更重要的是一种彻底改变人生路径的可能性。

在学校制度保障和人文关怀的共同支撑下,他得以从一个曾经靠捡废品交学费的少年,成长为能够在科研一线发出铿锵之声的青年才俊。教育在他身上,不再只是“知识传授”的工具,而是实现人格重塑、信念重建、价值升华的重要力量。

他将专利收入悉数捐献,设立助学金、心脏病基金,用于帮扶更多像曾经的自己一样的孩子。这种反哺行为,不是出于姿态上的“感恩”,而是扎根于骨子里的责任感。他深知,如果当初没有国家政策、教育制度和众人善意的托举,今天的自己可能仍困顿在山村一隅。正因为深知个体成长的不易,他才更愿意用自己的能力铺设他人的成才之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卡脖子”问题到核心技术攻关,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科研团队、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投身其中,默默耕耘,奋力突围。以庞众望为代表的科研青年,正是这场长期战斗中的前线力量。他们并非仅是技术攻坚的工具,更是国家情怀与时代担当的承载者。他们以青春回应时代挑战,以理想撑起民族复兴的科技脊梁。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清北毕业生选择基层岗位、科研一线,社会常常会响起“屈才”“浪费”的质疑。这种声音背后,是将“成功”狭隘地等同于收入、地位与平台的价值观残留。而庞众望用行动说明,真正的价值从不依附于起点,也不囿于世俗定义,而在于个体在社会中的创造力和贡献度。他把个人奋斗和国家命运系在了一起,让“科研报国”四个字真正落地生根。

这个时代并不缺乏感动,但我们尤其需要那些感动之后依然能生发出思考与行动的故事。庞众望正是这样一个讲述者,他以“科研报国”作答,回应国家的呼唤,也是成长、教育和命运之间最温柔而坚定的回响。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国家的未来,寄望于一个个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的青年身上。他们不是时代的过客,而是这个时代最亮的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