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船上”到“天上”,珠江游将有新变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18:21:00    

珠江游,是广州文旅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广州珠江游不仅以427万人次的客流量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并稳居全国第一,更在《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中首次登顶全球榜首,超越纽约成为全球游船活力指数最高的都市游船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珠江游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8月26日,16届106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珠江游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草案》拓展珠江游内涵外延,范围从珠江广州河段通航水域延伸至联通水域、沿岸区域及低空空间,业态从单一的乘船游览活动扩展为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活动,并提出从“船上、水上、岸上、楼上、天上”全方位提升规划建设与服务水平,统筹珠江两岸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培育新型旅游消费业态,塑造城市品牌,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

“五维”协同发力,推动珠江游全域融合升级

为系统推动珠江游高质量发展,《草案》从船上、水上、岸上、楼上、天上五大维度协同发力,全面促进珠江游业态升级与服务提升,描绘出一幅水陆空联动、全域融合的发展新蓝图。

船上:深挖文化底蕴,打造主题航班

《草案》提出,引导珠江游经营者创新经营模式,优化船舶服务,大力发展特色主题游船。鼓励开发融合娱乐、消费、展览、发布及时尚元素的多元项目,推动服务内容创新。

同时,《草案》明确支持新能源船舶投入运营,鼓励探索自动驾驶船舶在珠江游的具体应用场景,借助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开发定制化、个性化以及沉浸式互动、虚拟展示、智慧导览和云旅游等数字化体验产品,更好满足多元市场需求。

水上:拓展跨区域航线,推动水陆联动

目前珠江游主要集中在前航道,发展已相对成熟。《草案》积极推动航线向外延伸,开发后航道、环海珠岛及珠江口海岛等新航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与北江、西江、东江等流域城市合作,共同开发跨区域航线。

同时,鼓励经营者整合沿岸历史文化景点,打造一程多站、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精品航线。

岸上:科学布局码头,推动升级与景观融合

《草案》要求科学规划珠江游码头布局,推进码头升级改造与旅游设施建设,统筹做好两岸立体绿化与四季花景的建管养护,培育特色景观植物,持续提升沿岸景观品质。

支持珠江游经营者有效串联沿岸自然与人文景观、商业娱乐及休闲资源,推动水上项目与岸边经济深度融合,构建集水上观光与岸上消费于一体的空间格局。

楼上:加强灯光主题设计,提升夜景整体魅力

《草案》提出将两岸城市夜景纳入珠江游统一管理体系,实现水岸视觉协同。根据照明专项规划,广州将协调督导沿岸楼宇、桥梁、码头、堤岸等配套建设景观照明设施,强化灯光主题设计,运用现代光影艺术增强建筑灯光与景观互动,全面提升珠江夜景灯光品质。

天上:开发低空场景,拓展立体旅游体验

为提供多元化、立体化的旅游体验,《草案》提出积极探索珠江游低空应用场景,加强无人机表演、低空飞行体验等低空旅游项目开发。

根据实际场景需求,统筹推进两岸飞行器起降平台等低空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地面、水上与空中的交通衔接,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便捷性与智能化水平。

提升服务与文化内涵,构建高质量旅游体验体系

《草案》注重规范广州珠江游的经营服务,全面推动其服务品质与文化内涵的提升。

根据《草案》要求,广州将依据珠江游行业发展规划及市场供求状况,编制珠江游运力调控方案,明确运力调控的数量、方式、程序与条件等事项,并综合考量申请人的经营规模、服务管理水平、安全记录和诚信经营等情况,公开竞争择优确定运力指标的归属。

在基础设施方面,广州将推进码头配套建设新能源设施,加强停车设施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针对旅游旺季与节假日需求,有关单位将灵活利用待建土地、存量建设用地及道路冗余空间等,设置临时停车场或按规定划设道路停车泊位,并鼓励沿江单位向旅游者开放内部停车场地。

此外,《草案》明确要求珠江游船舶与码头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提升无障碍环境的系统化与智能化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人群。

《草案》还专门对珠江游的讲解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有关部门应加强珠江历史文化研究,规范讲解内容,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讲解服务的专业性与文化内涵。鼓励经营者创新讲解形式与内容,将沿岸景点、岭南文化、城市发展及历史事件等融入解说词,并提供多语种服务,多维度提升讲解服务的文化内涵与服务质量。

文|记者 李焕坤

编辑:梁栋贤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