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睡眠经济:这届“缺觉”的成年人,正在“砸钱买好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27:00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尹梦奇 文/图

“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睡眠是人生活的刚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等睡眠问题,则让“好好睡觉”成为现代人的“奢侈品”。

“缺觉”的成年人,有多么渴望睡上一场好觉?褪黑素软糖、助眠喷雾、智能床垫、监测睡眠情况的APP……各类助眠产品催肥了睡眠经济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睡眠健康产业规模近50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万亿元关口。

睡不着的夜晚

凌晨2点23分,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刺眼的光。小杜盯着屏幕上的时间,叹了一口气——这已经是他本月内第4次失眠了。“每天的深度睡眠连半小时都凑不齐,中间时不时还会清醒过来几次。”在深圳工作的小杜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场好觉了。

1200公里之外的上海,露露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去年,她刚刚入职了一家基金公司的机构销售。“为了准备第二天路演PPT,经常凌晨1点才能休息。闭上眼睛之后,脑子还在复盘一些白天工作里的细节,很难入睡。”露露说,工作KPI考核的压力,有时候让她焦虑得整晚都睡不着。

有人被动失眠,也有人主动熬夜。28岁的三木,正在成都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当运营,她晚上9点下班,到家洗漱完毕后已经过了10点。“躺在床上看剧、刷视频,一晃眼就到凌晨了,但还是舍不得睡”。长期的熬夜习惯打乱了三木的生物钟,“最初是主动选择不想睡,后来却变成了想睡也睡不着。”

类似的场景正在无数人的生活中重复上演。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近一半的成年人群体饱受睡眠困扰。

好睡眠=好生意?

为了找回对睡眠这件事情的掌控权,“缺觉”人群没少折腾。

在电商平台中,记者注意到,各种助眠产品琳琅满目,主要包括家居类助眠产品、睡眠环境类产品、助眠保健类产品和AI科技类助眠产品等不同类型。其中,最为热销的是褪黑素软糖、智能睡眠仪、深睡记忆枕、助眠眼罩、助眠耳塞、助眠香薰等产品,这些产品的售价在几元至万元之间不等。

某商店内售卖的睡眠眼罩

哄睡师等新兴职业也应运而生。记者以“哄睡”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提供哄睡服务的店铺。这些店铺号称能提供24小时的哄睡服务,服务按小时收费,每小时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区间内,有的店铺销量则已经超过2万。

“我们主要是通过聊天唠嗑、心理疏导、正念冥想等方式帮助有睡眠困扰的人放松身心、舒缓焦虑孤独等情绪,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一家提供哄睡服务的网店客服告诉记者,“不能确保一定有用,实际效果因人而异。”

这场关于“好觉”的保卫战,正在催生一片万亿级产业蓝海。《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显示,我国睡眠健康产业从2016年的261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近5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

企业闻“眠”而动

“缺觉”的成年人,甘撒千金只为求一场好觉。解决“失眠”,则已经成为企业们掘金的新商机。

作为参与睡眠经济的主体,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2万家睡眠经济相关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归属制造业的睡眠经济相关企业最多、占比超三成。在注册资本区间分布上,我国睡眠经济相关企业注册资本量级较高,注册资本超千万的企业合计占比超五成。

不少非传统睡眠领域的企业,也正在布局。例如,亚朵集团在其零售业务领域押宝“睡眠经济”赛道,推出记忆枕、控温被等产品。近期,亚朵公布的全年财报显示,2024年亚朵零售业务GMV达25.92亿元、同比增长127.7%——卖枕头、被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副业”,已成核心增长点。

“目前店内售卖的‘睡眠遮光眼罩’约有15款产品,包括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迪士尼、蜡笔小新等多种IP联名款。”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以来,眼罩细类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睡眠经济市场的增长潜力不小,这门生意是否已经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

“市场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温度差。”业内人士坦言,由于睡眠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生理、心理等诸多因素,助眠产品散落在心理咨询服务、寝具、睡眠环境调节等细分领域。“相关产品虽然在品类上快速扩容,但是质量鱼龙混杂、缺乏壁垒。”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