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10:31:00
医术为基,服务为魂,在平凡岗位书写非凡,以热忱服务点亮温暖微光。为进一步弘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了“服务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科学、公正、有温度的评选体系,成功挖掘并点亮了医院各个岗位的“服务明星”。
即日起,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特开辟“星故事”专栏,每位“服务之星”将登台分享,用亲身经历诠释“以患者为中心”的深刻内涵,传递温暖与力量,共筑和谐医患新篇章。今天,让我们共同认识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服务之星——王佳欣。
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一病区(NICU1),每一天都是与生命的赛跑。这里的小生命们虽无法言语,却以微弱的生命力展现着不屈,他们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都呼唤着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深沉的爱心。
作为一名在这里坚守15年的护士,我深知,我的职责超越了数据的监测与医嘱的执行,它在于用我温暖的双手托举起生命的曙光,以专业的知识为焦虑的心灵带去慰藉与安宁。
我们团队始终秉持“生命至上 精益求精”的理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今天,我想分享一个关于“小辰星”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团队的协作,有父母的信任,也有护理工作的温度与力量。
“小辰星”是个胎龄仅30周、体重不足1.5公斤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后,他小小的身体插满管路,安静地躺在温箱里,依靠呼吸机维持着微弱的生命。他的父母很年轻,第一次做爸妈就面临这样的考验,隔着玻璃,我看到他们眼中的无助与心疼。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不仅要照顾好孩子,更要成为这个家庭的依靠。
我们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团队为“小辰星”制定了精细的诊疗方案。入院时母乳宣教,开辟24小时接收母乳绿色通道,鼓励家属送母乳,让宝宝与妈妈建立爱的连接。宝宝血管条件差,作为科室PICC小组成员,在组长杨阳带领下,成功为他置入了PICC导管,为他的后续治疗搭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桥梁。我们每天小心翼翼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监测呼吸机参数,精确计算每一滴营养液,记录每一个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
早产儿的皮肤娇嫩无比,仿佛轻轻一触就会破碎,因此每一次进行操作时,我都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生怕我的动作会打破他那脆弱的安宁。
用专业传递温暖
让父母成为“治疗伙伴”
我们深知,再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比不上父母的怀抱。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小辰星”的爸爸尝试“袋鼠式护理”——让宝宝贴在父亲胸前,通过肌肤接触稳定体温、改善呼吸。
第一次尝试时,他爸爸紧张得手足无措,我站在她身旁轻声指导:“对,就是这样,一只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另一只手摸摸他的头和背……您看,他在您怀里多安心啊。”渐渐地,爸爸的动作变得熟练,而“小辰星”的呼吸也愈发平稳。
为了缓解父母的焦虑,我们每天给父母拍摄宝宝照片、视频记录宝宝的成长点滴。他第一次微微睁开的眼睛,小脚丫有力地蹬动,体重秤上缓慢却坚定的数字增长……这些细微的进步,成了支撑他们度过黑暗时光的希望之光。
经过精心护理,“小辰星”终于战胜了呼吸关、感染关和喂养关,体重增长,达到了出院标准。作为新手爸爸妈妈更多担忧回家照顾不好宝宝,为了做好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出院前,我们邀请爸爸妈妈到病床前,手把手教会换尿裤、喂奶、测体温、穿衣服,指导爸爸妈妈为宝宝亲自进行新生儿沐浴、抚触等专业操作,教会对呛奶等危重情况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宝宝回家后也能享受优质科学的照护。
爸爸握着我的手哽咽到:“谢谢你们不仅把宝宝照顾得很好,还教会了我们如何爱他。” 那一刻,我的眼眶不禁湿润,所有的疲惫与压力,在耳畔回响的那句感激之言,以及眼前那奋力呼吸、面色红润的小生命面前,瞬间化为了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欣慰。我轻轻拍了拍爸爸的手背,微笑着说:“看到小辰星健健康康地回家,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和奖励。能陪伴他走过这段最艰难的路,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幸。”
出院后,我们及时对“小辰星”电话随访,微信群育儿问题解答,定期高危儿门诊随访,全程监测健康状况,全力守护辰星健康成长。
传承与成长
做一盏不灭的灯
在NICU工作15年,我始终记得刚入职时前辈们的教导:“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全世界。”如今,我也成了年轻护士的“师父”。
作为科室的三基组长,我会手把手教她们如何轻柔地为早产儿穿刺,如何用通俗的语言向家属解释病情,甚至如何调整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压力。目睹她们由迷茫无助到独挑大梁,我仿佛重历了往昔的自己——这份薪火相传,无疑是NICU最为宝贵的财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团队始终重视新生儿家庭护理能力的培养,定期举办“新手父母训练营”等系列科普宣教活动。身为科室护理的中坚力量,我屡任主讲重任,致力于将繁复的新生儿护理技术简化为易于掌握、便于实操的养护之道。
如袋鼠式护理的要领。“首先,妈妈要找一个舒适的半卧位,解开前襟。然后像这样,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和下肢,一手护住头颈部,让宝宝呈青蛙姿势趴在妈妈胸前……”为使家长们直观领悟,我逐一亲手示范,协助每位父母调整至最佳的怀抱姿态。
这些宣教活动不仅传授了实用技能,更帮助父母建立了照顾宝宝的信心。有位爸爸在课后感慨:“原来照顾宝宝有这么多学问,护士老师的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正是我们坚持开展科普活动的意义所在。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守护的不仅是生命最初的微光,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
未来,我将继续以专业为盾,以爱心为灯,与郭彦孜主任带领的优秀团队一起,做一颗永不熄灭的、温暖的“服务之星”,点亮更多像“小辰星”一样的小小希望,照亮更多家庭前行的路。因为,守护这份初生的希望,是我无悔的选择和一生的荣光。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Z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