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0万亩农作物可实时监测,传统农业焕发智慧新活力 | 行走黄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0:34:0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淄博桓台大地春耕正酣。当传统农田与“会隐身”的智能喷灌系统相遇,一场“藏水于技”的春灌画卷徐徐展开,让传统农业焕发出了智慧新活力。

4月15日,行走黄河行进式媒体采访团来到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中化现代农业华北大区桓台示范农场,埋藏于地下的伸缩式喷灌杆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旋转喷头喷洒出的水雾在阳光映射下折射出七彩虹光。据了解,3.5万平方米的大田,主要建设MAP中心、农资仓储、农机展厅和数字农业服务平台等设施,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通过“数字中心+服务点+种粮大户”的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过程中“耕、种、收、管、销”各环节的节本增效。

“在桓台数字农业平台上,我们整合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全县30万亩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可以监测农情、苗情、墒情、病虫害情况,实现水肥药精准化管理,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管理体系。”中化现代农业华北大区总经理助理时立波介绍说,通过“数字中心+服务点+种粮大户”的模式,为规模种植户提供“耕、种、收、管、储”全产业链服务,尤其在烘干和销售环节,通过订单方式为种植户提升亩产价值,2021年到2024年三年时间,这种模式服务了桓合6个服务点、50余规模种粮大户、5万亩农田,亩均收益提高200元左右。真正通过“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领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据悉,近年来,桓台县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运用,伸缩式喷灌、滴灌等智慧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滴灌、微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把浇水和施肥有机融合为一体,既省肥节水,又省工省力、省时省电,还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

多肉植物因形株可爱、色彩丰富,被称为“植物宠物”,深受大家喜爱。近年来,淄博润邦生态农业除了种植多肉植物,发展花卉经济,还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开辟了专门供游客栽种的区域,游客可亲自动手栽种多肉,借此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增加多肉种植养育知识,在栽种中享受片刻的惬意。

自2014年成立以来,淄博润邦生态农业致力于建设专业多肉大棚,发展多肉经济。润邦多肉大棚占地近400亩,可同时培育多肉3000余万株,是鲁中地区最大、最专业的多肉培育大棚。目前,已建成集多肉花卉繁育、电商直播、智慧农业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为桓台文旅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桓台县抓住淄博市建设数字中心城市的契机,搭建县域数字农业农村服务平台,采集全部8个镇311个村的基础数据,上线电子地块25.6万余亩,占比82%。平台‘云端’集成耕地管理数字化档案、优质品种库和标准种植方案库,通过手机APP精准推送标准方案、种植计划和农事建议,为越来越多的农户提供实时在线指导服务。”淄博市桓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文华说,借助数字大田、数字平台,形成了“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增强产业链”的桓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种植从靠经验变为靠数据,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保证了从业者的稳定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农业场景’融合创新,让广袤田野涌动科技浪潮,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桓台样本。”李文华说。

记者:李焜染 摄影:李焜染 编辑:刘玉红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