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4:40:00
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白塔西路的朝阳菜场是我们去过的年纪最大的菜场。它始建于1955年,面积不大,但能翻涌出最鲜活的生机,凭一己之力滋养着周边市井肌理,丈量着慢生活的半径。如今时隔70载,菜场变成市集,依旧新鲜活泼。
朝阳原来的门头并没有拆,原本金光闪闪的大字颜色落了好些,承载着一些斑驳的记忆,映在古早的黑白细格外立面上,有种很梦核的感觉。簇新的招牌就在老招牌的下方,鲜亮显眼,蔓延出全新的苏式记忆。
菜场永远是觅食的好所在,上午9点,沿街的几家早点店几乎客满,饥肠辘辘的觅食小分队集结,在这里寻觅着一口熨帖的舌尖滋味。
首先就是太湖春面馆。太湖水凝聚着这一方水土最极致的清鲜,湖鲜水产层出不穷,而这家太湖春面馆就主打各种现炒湖鲜浇头。如今正是吃河虾的季节,我们点了一碗太湖虾仁面。红汤底,汤头清澈,甜咸适中,虾仁新鲜而Q弹,个头很大,包裹着面条一口吸入,鲜鲜甜甜,满足感便有了。
还有一碗猪肝面(鬼知道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银鱼炒蛋不点,点这个,但好在没有踩雷)。刚上桌的爆炒猪肝锅气十足,拨了一半进面碗,呼呼啦啦嗦完,在大夏天里吃出一身汗,热归热,却也觉得无比畅快。
一旁的纪春园苏式手工汤包也是不错的早点心。汤包都是现点现蒸,外带窗口处,经验老道的师傅们手指翻飞,一个飞快地揪出一团团剂子,一个填馅捏褶,配合默契,玲珑小白团飞快填满了蒸笼。
点了最招牌的苏式鲜肉汤包,一客6个,皮子蓬松而莹白,冒着袅袅热气,蘸上醋轻咬一口,唇齿贴近轻轻吸吮,鲜甜汤汁顿时溢满口腔。细细咀嚼,齿间传来一些细碎的清脆,是切碎的马蹄,唔,很新鲜的口感。
沿街的还有一家钱义兴酒酿,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既有现拷酒酿,也有米酿饮品。原味酒酿一瓶12块钱,足有1斤的分量,冰凉酸甜,炎炎夏日,吃口尤其美妙。米酿饮品味道就普普啦。
还有两家呼声很高的店铺,一家是梅记爆鱼,一家是囧大嬢蛋汁大排。爆鱼店前排着不老少人,沸腾的油香混着老远就能闻到,滋滋声不绝于耳。
真正的老苏州是决计不会买炸好的成品爆鱼的,自己挑鱼,选中段、选尾巴,挑好之后让店家现切现炸。我等没啥追求的就选择了成品爆鱼,甜咸口,表面酥透了,内里还是嫩嫩的,无功无过吧。
囧大嬢蛋汁大排也是现炸的,腌制好后的大排往面糊里一滚就直接下锅,高温能让面衣在瞬间鼓起小泡,在油花中翻滚成诱人的金黄色。这里提供切块服务,一块大排改刀成几块,几个人分而食之。
厚切的大排外裹着轻薄酥脆的面衣,咖喱味不太明显,肉汁也不算特别丰盈,但胜在肉质细腻而入味,一口下去,牙齿会有被包裹起来的满足感。
吃饱喝足,老规矩,去菜场里头逛一逛。相较于其他网红市集,朝阳菜市场很是低调,面积也算不上大,小小巧巧地镶嵌在灰扑扑的店面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四季轮转,每一季的物候都不曾在这里迟到。
沿路走来,仿佛穿行于蔬果、鲜肉、水产构筑起的巨大城邦,关于苏式饮食的一切,这里都能买卖。碧绿丰盈的丝瓜,皎洁莹润的茭白,小青菜纤弱的茎叶泛着幼嫩的光,买卖间隙的闲谈延展成短小的“故事会”,织就出生动的生活底色。
还有磨刀、修鞋、衣物缝补、配钥匙、炒瓜子等如今已很少见的业态。当看见那块“缝缝补补”的手写招牌和挂满了碎花布头的墙面时,心头恍然荡起一阵涟漪,忽然就想到小时候,外婆穿着绵绸睡衣睡裤坐在树下,飞针走线,转瞬就缝好了一只小沙包,再笑眯眯地递上。那是充斥着蛙声和蝉鸣的夏天,那是被时光封存的童年。这大概是旧菜场特有的温度吧。
临走时,原本微微阴沉的天已然放晴,阳光毫不吝啬地投撒在建筑上,古旧的招牌也反射出耀目的光,点缀起永恒的烟火浪漫,正如朝阳菜市集门口的那几句话一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天好小菜。
来源:情调苏州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