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美国加征关税让世界经济衰退概率陡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7:17:0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2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大幅下调至2.8%,主因是美国单边加征关税引发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告诉本报记者:“当下,关税战给美国对华和对外经贸关系带来的冲击很大,如果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进入衰退的概率陡然上升。不过,基于中美双方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深度融合以及各自的经济利益考量,通过谈判走出关税僵局具有较高的现实可能性,双方均有动力走出目前经贸摩擦的僵局。”
一方面,美国政府以“极限施压”的方式推行关税政策,另一方面,又频繁释放“合作信号”,如何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呢?
贾庆国认为,有如下几个思考维度:一是美方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试图通过制造心理优势获取对华经贸谈判的主动权,迫使中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议题上作出让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美方推行“美国优先”的对外经贸政策,既试图通过提高关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长期存在的财政赤字压力;又通过设置高关税壁垒改变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迫使跨国企业流向美国本土,推动制造业振兴,这种全局性战略布局折射出其试图重构全球贸易秩序的深层诉求。三是地缘政治考量与政策弹性。美方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持有清醒认知,意识到在俄乌冲突、朝鲜半岛核问题、中东问题等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合作不可或缺。这种现实需求促使其在对华政策中保留战略回旋空间,既避免在敏感议题上过度激化矛盾,又通过释放“重启对话”信号维持关系缓和表象,以平衡国内政治压力与国际合作需求。四是实用主义外交导向下的关系定位。现任美国政府奉行利益优先的外交理念,视国际交往为“交易”,更注重通过谈判获取实际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对抗。这种思维模式使得其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倾向于将分歧视为可谈判、可妥协的筹码,而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涉华敏感问题上保持相对克制,为后续谈判预留操作空间。
贾庆国表示,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源于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试图通过经济手段缩小美国与中国在制造业日益扩大的差距,以维持自身霸权地位。中美双方能否打破僵局主要取决于关税战对美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竞争力、企业利润、就业市场及消费者信心等方面,和其对美国经济冲击的广度与深度;还有中美双方谈判的诚意、目标诉求、策略运用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能否在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重回正轨。
贾庆国认为,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庞大、结构互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举措,客观上存在引发贸易链断裂的风险,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将对两国经济造成冲击,并产生外溢效应,数据显示,全球贸易活动已显著收缩。
贾庆国提出,越是面临困难时期,越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的市场足够大,有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外资和外国企业来讲,有生意可做自然会来,来了就不容易走。任何一个市场,如果不开放的话会越做越小,反之,我们的事业就会做得越来越大。”此外,高水平对外开放还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业产值已是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四国的总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DeepSeek、高端芯片制造和6G技术已实现突破,这些都在推动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提质升级。”贾庆国强调,中国经济应继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动供应链和价值链向上攀升,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两个大国、强国,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中美两国有着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责任,还有着应对全球治理的共同挑战,两国在很多方面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相互重叠的,从长远的角度看,中美关系还是需要稳定和发展,未来两国应共同努力,修复、稳定和发展两国关系。”贾庆国表示,面对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各种压力,中国不仅要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还要用“人类智慧”“人类方案”来应对,要做到知己知彼,采取“以柔克刚”“以理服人”“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方能处理好中美关系。“中美博弈需保持‘斗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短期需通过反制维护核心利益,但长期仍需推动对话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争取国际社会共同抵制单边主义,防止世界经济陷入‘新大萧条’。”贾庆国最后呼吁。

记者:陈建萍

文字编辑:李彬

新媒体编辑:叶瑶楷(实习)

审核:李木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