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1:18:00
日前,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公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先进典型名单,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斜下社区榜上有名,入选全省“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
斜下社区的入选,是仲恺高新区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缩影。3月,2025年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期间,全区上下更是掀起“人人争做雷锋,处处可见志愿”的热潮,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志愿服务格局。活动期间,围绕“一老一小”核心需求,结合生态建设、新就业群体关怀等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超3000人次,服务惠及市民群众约20000人次。
◆志愿服务集市
提供家门口“一站式”公益服务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集市”在仲恺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集市汇聚了近20个特色摊位,提供消防知识科普、安全培训、垃圾分类科普、口腔义诊、脊柱侧弯检查、视力验光检查、法律咨询、专业社工和志愿宣传等便民服务项目,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
“学雷锋志愿服务集市”作为连接志愿者与广大市民的桥梁与纽带,既为爱心力量搭建了奉献平台,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便捷暖心的公益服务。
3月期间,仲恺高新区政法信访办公室联动60余支机关单位、行业协会志愿服务队伍,创新打造“服务摊位”模式,为群众带来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盛宴。活动现场,消防演练、安全培训、垃圾分类指导等实用服务人气高涨;口腔义诊、脊柱检查、视力检测等健康服务备受青睐;专业法律咨询摊位前更是排起长龙。社工和志愿者们用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让雷锋精神在互动中传递,激发更多市民加入志愿行列。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2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新成立的队伍各具特色:“文艺舞动”队用艺术传递正能量,“律师事务所”队提供专业法律援助与咨询服务,“退役军人”队发扬军人本色服务社会,“银龄陪伴”队则为独居老人送去温暖关怀,各队伍以专业化的服务展现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深度与温度。
◆社区暖心守护
聚焦“一老一小”打造六领域志愿服务体系
作为仲恺高新区唯一上榜2024年度广东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先进典型名单的惠环街道斜下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通过“助老+护苗+帮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老有所养、小有所育、困有所扶”的幸福社区生活圈。不仅设立了“关爱微基金”,还深化“社工+志愿”协同模式,助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斜下社区的成功探索为仲恺高新区社区志愿服务树立了新标杆。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聚焦社区“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精心打造涵盖助老扶幼、文化教育、邻里互助、健康医疗、环境保护、应急救灾等六大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常态化、多元化的暖心举措,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
在助老扶幼方面,社区志愿者们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家庭与独居老人,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及慰问金;组织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血压血糖检测、口腔健康义诊、理发义剪等暖心服务。针对青少年的成长需求,社区还开展阅读推广、科普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共建“绿美仲恺”方面,社区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积极引导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提升。通过组织常态化社区绿化美化行动,发动居民共同开展垃圾清理、枝叶修剪、花草种植等行动,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以植树节为契机,仲恺高新区还广泛动员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50余场植树护绿行动,打造了一批“巾帼林”“家庭林”“亲子林”等绿色地标。
◆暖“新”延伸关怀
为“奔跑者”定制暖心“加油站”
仲恺高新区将温暖关怀延伸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城市“奔跑者”量身打造暖心服务。开展一系列“暖‘新’行动”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法律咨询服务、慰问关怀等暖心举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关爱。
区“两新”组织党委更是牵头打造“一站式”服务集市,设置消防科普、安全培训、口腔义诊、法律咨询等涵盖多个领域的服务摊位,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实用的服务与福利。同时,依托东江科技园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陈江街道党群服务V站等平台,常态化提供取暖、纳凉、喝水、歇脚、加热等暖心服务,让奔波在城市街巷的新就业群体有了温暖的“加油站”。
目前,全区已拥有实名注册志愿者14.04万名、志愿服务组织733个,累计志愿服务项目16491个,累计服务总时长799万小时。仲恺高新区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深化品牌建设,推出“点单式”服务精准对接群众多元化需求。积极拓展新就业群体参与渠道与途径,探索建立互助合作机制与平台,并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发展战略部署策划更多富有创意与实效的生态实践主题活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暖心动能。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曾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