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潮评丨书店要走出“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1:53:0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坚持近4年时间,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最终向现实妥协。7月3日晚,纯真年代书吧主理人盛厦做出决定——杨柳郡店将于7月31日结束营业。这一次,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真的迎来了“毕业”的时刻。用盛厦自己的话说:没悟到这家店的存活方式,随着租约到期,就淡然放下了。

盛厦放下了,可粉丝们却无法轻易放下。纯真年代关店让很多人惋惜不已,很多人表达了挽留之意。可市场已经不打算给第二次机会了。痛惜之余,大家也都在反思为什么叫好不叫座?我们能从纯真年代身上学到什么?

纯真年代的关店,显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行业兴衰起伏,总会有弄潮儿,也会有落伍者。租金的压力、电商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读者群的萎缩,每一个都可能对书店构成致命一击,何况这几个因素几乎同时出现。盛厦说没悟到生存方式,但以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为代表的这些书店对未来之路的探索依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应该放下的是对情怀的过度依赖。很多书店喜欢以文化高地标榜自己,以为营造一种情怀、氛围就能锁定目标客户。他们花费极高的代价进行装修,对设施进行升级,以满足对情怀的需求。不得不说,情怀是个好东西,书店要发展,激发读者情怀是条捷径,一批忠实的粉丝是书店起步的基本盘。但弊端同样明显:一方面推高了书店的投资成本,让经营更为困难;另一方面是叫好不叫座。表面上看,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书店成了打卡胜地。但他们只拍照不消费。一个数据颇能反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部分网红书店70%的顾客只打卡不消费。消费转化率低是网红书店面临的共同问题。这种赔本赚吆喝的状况不改变,书店很难找到立身之本。

情怀毕竟不能代替面包,只有将社交媒体上的浓烈氛围转换为实际购买力,对书店才有意义。书店需要从网红经济的虚假繁荣中觉醒,找到面包真正在哪里。

更应该放下架子,把普通读者当作服务群体。书店并不天然高人一等,它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市场服务。现在有些书店的定位和经营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一味走高端路线,装修越来越豪华、越来越高档,可定价也在扶摇直上,没做出品质却先做高了价格,脱离群众的消费能力,这样一种生态怎么可能长久?

更要读懂社会的需求、读者的需求。很多所谓的新派书店拿书本引流,开展多业态经营,降低书本销售的占比。有网友调侃,“书香地图”正变成“咖啡地图”。丰富业态、提升体验、增加黏性这都没错,但书店的灵魂是书本。有些书店用了大型立体书架,起到的只是装饰的作用;有些书店的书已经沦为背景墙,说是书店,其实只是一个套壳的饮品店、文玩集市罢了。

这些弊端都是书店行进路上的大敌,不能不引起重视。正面临市场严峻挑战的书店,生存能力弱,没有多少试错的机会,一定要理性而为,珍惜每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

要看到阅读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隐藏在深处等待唤醒。比如,在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努力自救的这四年里,书吧读书会(活动社群)恰恰迎来了一个大爆发期。要对未来有信心,要相信,一家书店关张了,但只要阅读的火种不灭,新的书店一定会应运而生。

事实上,作为城市文化的地标,书店仍然在城市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旧模式的升级换代不可避免。比较典型的就是商超行业,传统商超正遭遇市场敲打,但是以胖东来为代表的新型商超方兴未艾。可见,业态调整的重要性。书店恐怕也要经历这样的蜕变。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通向新生活方式的一张门票。想清楚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也许才能打破“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