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0:45:00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思哲
5月的青海千山堆绣、百川织锦,雄浑的三江之源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蓝天为幕,流云飘动。5月19日上午,西宁市新宁广场上,炙热的艳阳难抵群众的热情,多彩的文旅体验彰显大美青海的多元魅力。伴随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的开幕,一场“生态、人文、融合、创新”的文旅盛宴正式拉开大幕。
上午9时50分许,随着欢快的舞曲,一群身着藏族服饰的舞者踏着节奏,耍起水袖,以一段极富青海地域特色的舞蹈开启了暖场环节。紧接着,一曲青海人耳熟能详的青海“花儿”烘托起了现场的热烈氛围。
10时许,开幕式正式开始。两名AI主播宁宁和青青随即出现在了现场大屏幕上,迅速吸引了周围市民驻足观看。
本届文化旅游节将多视角展示青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着力搭建共建共享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的品牌辐射面和国际影响力。
舞台两侧,展示着摄影师们镜头下青海多姿多彩的自然风貌和活泼灵动的高原生物;会场周边,一个个青海文脉孕育出的文化技艺、传统韵味,或原汁原味,或与现代科技交织,透过一个个窗口,展现在大众面前。
现场的文旅和非遗产品体验区,大量代表着青海文化的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承载着鲜明河湟文化的土族盘绣,用荷包、挂饰、背包等上面细腻的一针一线,展现着勤劳质朴的文化意蕴;精美绝伦的唐卡,每一个线条,每一幅图案,都汇聚着画师们精湛技艺、深刻的文化内涵;绚丽的藏毯,绵密的针线间编织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湟中的鎏金银铜器、湟源的排灯,每一件都是生活艺术凝结出的文化瑰宝……每到一处,都有人细细观赏,为之惊叹。
在非遗手工体验区,河湟皮影制作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不大的长条桌旁围满了前来体验的人群。“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这次能有机会自己上手制作,也算是对皮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前来体验的市民张安民说。
除了体验手工非遗,民族服饰体验馆前也是人潮涌动。不少人会换上自己心仪的民族服饰,在会场上设置的拍照打卡点前拍照留念。“青海各民族的特色服饰我们都有准备,一方面可以展现青海独有的民族风情,一方面也是让大家了解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域。”体验馆工作人员表示。
在另一侧的舞台上,模特们身着点缀了新时代时尚元素、结合了多种青海非遗技艺的传统服饰,带来了一场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秀,展现了青海最鲜亮的文化符号。随后,身着青海民族服饰的机器人带着他们的宠物,用一场科技创新与美好未来的故事,展现了青海用“科技+”推动传统文旅“华丽转身”,以“文旅+”融合科技实现“蝶变跃升”。现场的数字科技体验区,也通过数字科技、VR技术,全方位展示了青海文旅产业的发展成果。
在特色美食区,一道道精致美味的美食无不挑动着饕客们的味蕾。香气扑鼻的青海拉面前围满了前来品尝的人群;造型各异的青海花馍引得顾客们争先抢购;奶香四溢的曲克安哒藏糖更是备受市民游客青睐。而青海的枸杞、菜籽油、牦牛肉干、酸奶等经典农畜产品,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更符合当下消费者审美品位的产品也广受好评。“没想到来旅游正巧赶上文化旅游节的开幕,能在这里品尝到青海的各色美食,还能体验不一样的传统文化,真是不虚此行。”来自陕西的游客方闵行说。
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旅盛宴刚刚启幕,那些壮美的山川大河,独特的文化遗产,期待着被写进不重样的文旅故事,续写出新的发展篇章。
编辑:王有婧;